曾经怀揣梦想勇闯天涯的伙计们,心目中城市步行街的概念是这样的: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图源网络,侵删
要么是这样的:
北京王府井/图源网络,侵删
最起码是这样的:
江汉路和太古里/图源网络,侵删
可是当回到仙桃,我们看到仙桃文化步行街日常呈现却是这样的:
几条并不大气的街道,随着岁月的侵蚀,已经稍显老态了,但却并不能称其为“老街”,更不谈不上“新”,和“老沔阳文化”也毫不沾边,多年以来,它就平平淡淡的矗立在哪里,不悲不喜,一副惯看秋月春风的态势……
记忆中,仙桃文化步行街大约是2004年10月左右开街的,屈指算来,也快二十年了。
二十年,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似乎就是不久之前的事,但对于年轻人,二十年就是人生中全部的印象。
再籍籍无名的人生,在刚降临人世的时候,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总有亲戚长辈、父母好友来送“足米”,送“恭贺”。今后的几十年,哪怕再平凡,再不起眼,那几天也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步行街也一样,在刚刚开街的那段时间,喜欢热闹的仙桃人民纷纷拥入并不宽阔的步行街,在十一黄金周的那几天,新开的步行街常常是挤都挤不进去,人气一度爆棚。可是乐坏了步行街的商户和开发者,都在庆幸自己的正确选择。
文化步行街南街口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秋天的来临,步行街的人气就像秋天的落叶,一天天的往下掉,没过多长时间,步行街的日常用俗话说就是“像水洗了一样”。前不久还乐滋滋的步行街商户们没多长时间变得一片哀嚎,大家感叹:这样下去步行街迟早撑不下去的……
文化步行街南街口
但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步行街在经历了最初的寒冬与彷徨,经历了数次调整,近二十年,步行街的商户换了一茬又一茬,步行街整体却是活了下来。
步行街毗邻的汪洲河
它依然不温不火的挺立在汪洲河畔,虽早已退却去了最初的光鲜,却还作为仙桃的地标之一,平淡又持久的在那里守望着。
仙桃步行街和别的步行街不同,它叫“文化步行街”,听起来似乎主打一个“文化”。
步行街有“文化”吗?应该是有的,还有点多。
每次下午,走近步行街的中街,远远听到的永远是“咚咚咚——擦”的架子鼓声,和不知是长笛还是小号“呜呜呜”的声音。
有时候还会闻到炸土豆、干子、火腿肠的油烟味,那是些流动摊点吸引中街游乐场坐滑滑梯的小朋友的。
在步行街中街的二楼,几乎聚集了仙桃一多半的乐器培训机构,这个应该是步行街能以为继的支柱产业之一,这里二胡、小提琴“常年招生”,吉他、架子鼓、尤克里里“专业培训”,民谣弹唱、指弹、电吉他一些一般人听都没听说的东东也在这里生根发芽。更有声乐、拉丁舞、街舞的培训也是这里的传统项目了,有不少已经长大的“仙桃伢”还保留着小时候爸爸妈妈送自己来步行街接受“艺术熏陶”的记忆。
除此之外,步行街还有为数众多的书法、绘画培训机构,和音乐舞蹈一静一动,在这里展示着琴棋书画的魅力。
步行街承载的这些内容,的确是有些文化。
步行街口练架子鼓的小男孩
但文化步行街的“文化”还不止这些,和这里培训机构“鸡兔同笼”的,还有几乎所有年轻伢敢想不敢做,或做了又怕骂,其实很想做的纹身刺青、美甲接发,如果大花臂也算文化的话。
曾一度占据步行街半边天的KTV,目前也悄然没落了,这玩意儿能被划到“文化”的范畴,可能仅仅是它归口到文化旅游部门管辖吧!
沉寂已久的KTV
这样看来,文化步行街倒也名副其实。
步行街的建筑都只有上下两层,中街的二楼是那些培训机构和美甲纹身店,一楼就全是卖女装、鞋子、童装、内衣、袜子的店铺,二者和谐共处,相互安好。
每一间店铺规模都不大,但大都装修得很别致,肉眼可见老板的用心,无论从店里的布局、陈列,还是货品的风格、特色,每一家都显得别具一格,看的出来店家都是在认真的经营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这里没有品牌专卖店,也不是潮牌聚集地,东西大都比较接地气,来这里购物,你不必有太大的压力,也不用担心“店大欺客”,好不容易进来个人,“亲们”必然会被店老板热情相待,时不时还会拉拉家常,共同交流对某“新款”“爆款”的穿戴体验,场面极度温馨和谐。
步行街的这些店子,一贯没有拥挤的人潮,老板也大多是做回头客的生意,时常当你看好了某件心仪的东西,讨价还价之际,还会甩上一句:“网上卖的比你这便宜哦!”来“套路”商家,甘心被套路的店家一般都不会想“丢生意”,所以最后结果一般是满载而归,皆大欢喜。
某天傍晚,当你因为买的衣服不合适去店里退换时,偶尔还会碰到这种情况,一副陌生的面孔告诉你:老板克接伢去了,您那些微等一哈……啊!
步行街的店子多半是夫妻店,甚至是一个人的店,店家一边在步行街专注的打理着生意,一边还要兼顾家庭,孩子。有限的收益请不了要付工资的员工,兴许老板自己也只能赚个工资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步行街这一爿小店平凡的忙碌着……
文化步行街大致分为东街、中街、西街,东街这一部分和另外两条街有所不同,东街有一个停车场,所以东街是能走汽车的,这一点于“步行街”有点名不副实。
可是如果开车经过这里,十有八九是堵着的,停车场也永远找不到空的停车位,窄窄的东街早已撵不上如今的滚滚车流。
东街是步行街几个街区的另类,这里比较“杂”,说的是以餐馆为主,却聚集了菜馆、烧烤店、便利店美甲、接发、足疗、小酒店,甚至宠物店、钓具店在这条街上也有一席之地。
东街的美甲店
这里的菜馆和别处街面上的餐馆其实没什么不同,规模都不大,特色也不明显,好多馆子都是老板亲自掌勺,老板的手艺和社交能力决定这个菜馆的人气。曾经有外地的朋友慕名逛了仙桃步行街,谈到在步行街品尝了地道的“沔阳三蒸”,可是在仙桃这个“三蒸”的故乡,哪个餐馆端不出几个蒸菜呢?
东街的餐馆
但如果你来仙桃观光旅行,或出差做业务,住在东街的酒店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吃穿住行一应俱全,涵盖旅行生活的方方面面,虽不精致,却也不缺仙桃特色。
到了晚上,沉默了一个白天的步行街西街开始了整个步行街的“扛把子”生涯。
中街的服装店铺,到了夜晚尽管也是灯火迷离,但整条街上还是人烟寥寥,东街则是干脆连路灯都是时有时无。
从这个时段开始,紧邻汪洲河畔的西街成为了步行街的主角,按理说,这里应该是仙桃文化步行街最好的地段,但西街在这近二十年里,角色几度变换,成为特色美食街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西街的KTV在行业集体沉寂后,现在转型美食小吃还是很成功的,这里,和“仙桃风味”丝毫挨不上,有的是汇聚全国每一个城市乡村都盛行的“网红小吃”:杂粮煎饼、烤凉皮、烤冷面、网红牛肉泡面、麻辣毛蛋、狼牙土豆、铁板鱿鱼、烤串、烤生蚝、花甲粉、石锅拌饭、热卤、旋转小火锅、五谷鱼粉、冰糖雪梨、双皮奶、鸡蛋仔、锅贴、锅盔……吃的喝的,只要你知道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得到相对应的版本。
从文化步行街北走近西街,目光穿过数量庞大的流动摊位,就会看到一家挨一家的奶茶店。
步行街的奶茶店
步行街的奶茶,主打一个实惠,“蜜雪冰城”、“吾饮良品”等奶茶界的“价格杀手”占据着北街最显眼的位置,在这里活的有头有脸,有这几位大神罩着,整个步行街奶茶店的价格就不敢造次,所以,“我不嫌你穷,你也不嫌我脏”,逛吃步行街的大姑凉小伙子人手一杯奶茶是这条街上的标配。
北街的中段,有不少入驻较早,口味尚佳的小吃店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卤吧、石锅拌饭、CJ烤翅经常需要排队等候,年轻的老板们这么几年熬夜辛苦,应该是赚到钱了,只是热卤店的漂亮老板娘却眼神日渐疲惫,网红烤串的帅哥脸上也少了青春的光泽。
年少的时候,我们都曾觉得自己会仗剑走天涯,未来必定会像北京王府井一般光彩夺目,或像上海南京路一般卓尔不凡,至少也会是武汉楚河汉街、成都太古里般的小有名气,多年后,发现自己活成了仙桃的文化步行街,平凡的上班下班,平凡的出摊收摊……
平凡的我们,和我们身边不耀眼的步行街,在这人世间,在一片屋檐下,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方烟火,柴米油盐、养家糊口,接娃送娃,同样也没有缺少活出精彩的勇气。
努力的活着,
在这片土地上打拼过,奋斗过,
没有躺平,更不会摆烂,
流过汗水,流过泪,
依旧能傲然屹立在城市中,
我们每一个仙桃伢都和仙桃文化步行街一样,
是仙桃这座城市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