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人,希望你早日康复。”2023年12月26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26岁仙桃女子蔡贝尔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后,在朋友圈发布最后一篇捐赠日记,并附上捐髓现场照片和荣誉证书。留言区,微信好友纷纷为她的义举点赞。
造血干细胞捐献又称骨髓捐献,知道的人很多,真正了解的人却有限,甚至有不少志愿者在最后时刻选择弃捐。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血,蔡贝尔在6天的捐献时间里,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受和经历,希望更多人了解骨髓捐献,加入“生命种子”传递行列。
蔡贝尔是仙桃城区2家宠物医院的合伙人,也是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去年10月,接到市红十字会通知,她与一名患者低分辨分型相合,要求进行高分辨血样采集,蔡贝尔很干脆地表达了捐献意愿。
11月,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她先后接受高分辨血样采集和身体全面体检,结果显示高配成功、体检合格。12月21日,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进行捐献前准备。
“终于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承诺了。”蔡贝尔说,数万分之一、数十万分之一才能配型成功的非亲捐献造血干细胞,绝大多数志愿者一生都难得做成一次的好事,我遇上了,绝对值得纪念。
“我的系统已激活,你的系统将重启。”到达武汉后的几天里,蔡贝尔积极配合医生注射“动员剂”,并更新捐髓日记。
2023年12月26日,蔡贝尔正式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全省第617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
她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受捐者和她一样,也是一位母亲。采集过程中,蔡贝尔收到了受捐者送来的一封感谢信和一份小礼物。“最近我经常跟我的孩子说,妈妈之所以还有希望,我们这个家之所以还完整,是源于一位小姐姐无私而伟大的付出……”蔡贝尔的丈夫现场为她读了这封感谢信。捐献完成,丈夫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当天下午,专差捧着“生命种子”飞到了受捐者的身边。
“捐献初期身体有点虚,过几天就恢复正常了。”蔡贝尔告诉记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与捐献成分血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多了一个针口。
“患者病了,在数以万计的人群中遇到了她,本身是一种缘分,扶他们一把是举手之劳的事。”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