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吹过,万棵池杉树枝丫微动。看到这片池杉林,就到了赵西垸林场。
池杉林下,77岁的许先行跨上一条狭长轻盈的鱼鹰船,轻轻撑动竹竿,船儿来到水中央。只听他一连几声“吆喝”,刚刚还停息在船舷上的鸬鹚一只只扎进水中。
“这些鸬鹚,捕起鱼来本领可高了!”许先行笑着说,眼中满是自豪。他是市级非遗名录鸬鹚捕鱼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见证了这片林场的变化——从单一的林业基地到如今的生态旅游胜地。
“在旅游区工作了8年,就住在景区外的新场村。以前,这里可没这么热闹。”“旅游区每年闭园放水养护池杉林,举办观鸟、搭鸟窝等公益活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赵西垸林场,距离城区40多公里,总面积6696亩。这里有着超过70%的森林覆盖率,生态资源丰富,被赞为仙桃版的“小海南”“小西双版纳”。
过去,林场靠培育用材林维持发展。现在,林场先后批准设立了赵西垸鸟类自然保护小区、省级森林公园,依托自然资源,转型发展生态旅游。
“11年前,林场下定决心,探索‘林业+旅游’发展模式。”市国有赵西垸林场总支书记曾志军回忆道,“签约了湖北国投中金投资有限公司,梦里水乡文化旅游区应运而生。同时保障生态红线,保护现有林木资源,推动旅游区建设。”
入冬以来,梦里水乡文化旅游区池杉林逐渐变色,犹如调色画板。游客纷纷驻足拍照,用微信、抖音分享美景。466亩的池杉林景观,还吸引着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旅游博主,入园打卡。
“林水相依,飞鸟翩跹,这里生态旅游资源放在全国都有特色。”旅游区副总经理段智宏眼中满是感慨。“修了码头、栈道,设计了花岛,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率先实现天潜仙高等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一下火了。”
每年春天,百花盛开,水上森林成了拍照的热地。夏天,游客在林中乘凉,享受清风。“枕梦沔水,踏歌湖光,好水好景有趣好玩。”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成为越来越多游客踏访旅游区后的心声。
“武汉、宜昌等地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点名要我表演,没想到跟着旅游区一起出名了。”在许先行看来,林场“林业+旅游”的发展模式越发成熟,从“绿起来”向好起来转变,产业发展迈入“高速路”。
林场职工的生活也有了大变化。69岁的张开林是这里的“元老”。“原来有些树还不如小臂长,现在不仅长得高,比我腰都粗。和这些树一样,我们都扎根在林场,每天巡护和相伴成为日常。”
生态旅游还带动周边村民的收入提升。房屋立面焕然一新,路面平整开阔,环境宜居宜业。曾志军介绍,林场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林场失地职工40余人可就近就业,“每人年均增收3000元,大家干劲十足!”
眼下,林场高杆月季、红花紫薇、绚丽海棠等苗圃基地已成熟运营,形成了苗木出售、工程承接、乡村旅游等多产业综合发展的新模式。
“精品苗木品牌效应凸显,绿化公司承接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游客逐年增长,林农增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片林场要成为真正的‘绿色银行’,也是大家共同的金色希望。”曾志军说。
傍晚时分,许先行安顿好鸬鹚,穿行在池杉林小道上。身后,落日余晖在湖水与林海间穿梭,流连忘返。“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儿子许燕兵是鸬鹚捕鱼技艺的第九代传承人,这片林海绿梦,靠他接着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