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岳九铁路-临湘南站规划进度
一、岳阳市级规划 岳阳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推动常岳九高铁临湘设站”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明确要求完成线路预可行性研究。
二、技术论证进展 1.线路比选方案 根据中铁四院2023年8月提交的《常岳九铁路湖南段规划研究》,提出两种临湘设站方案: 南线线方案:经云溪区-临湘南站(桃林)-詹桥镇,设站距城区8公里,估算投资较省(桥隧比52%); 北线方案:绕行临湘城区南侧,设站距市中心3公里,但需新增隧道11.6公里(桥隧比68%)。 当前倾向:南线方案因地质条件更优(避开桃林断裂带核心区)、工程成本低(节省约18亿元)暂获支持。 2.客流量测算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模拟,临湘南站站若按Ⅱ级站标准建设,初期(2030年)年发送量可达95万人次,超过国铁集团设站门槛(80万人次/年)。
三、政策协调突破 1.省级支持升级 湖南省发改委2023年11月与江西省签署《湘赣边区域合作交通专项协议》,明确将常岳九铁路作为“跨省通道优先项目”联合申报。 湖南省政府设立2亿元“湘北铁路建设引导基金”,专项用于常岳九铁路前期工作。 2.利益平衡机制 临湘市与岳阳市已达成初步协议:若临湘南站获批,临湘将出让长江岸线500亩土地用于岳阳港扩能,并共享高铁站周边土地增值收益的20%。
四、当前主要障碍** 1.标准之争 - 国铁集团坚持按200km/h客货共线标准建设,而湖南、江西两省要求提升至250km/h高铁标准,导致技术方案反复调整。 2.资金分担分歧 - 初步估算湖南段投资需182亿元,湖南省主张按“国家50%+两省共担50%”比例出资,但财政部尚未明确表态。 3.生态红线制约 北线方案需穿越黄盖湖省级湿地公园实验区,虽符合《湿地保护法》允许建设范围,但仍需国家林草局审批。
五、近期关键节点 | 时间节点 | 核心任务 | 进展状态 |----------------|-------------------------------------------|------------------------| | 2024年3月 | 完成生态影响评估报告 | 已启动,预计延期至6月 | | 2024年9月 | 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 | 湖南省已提交申报材料 | | 2025年1月 | 争取国铁集团启动预可研审查 | 正在协调纳入审查计划 | 六、临湘市应对策略 1.双轨推进计划 主攻高铁方案:联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临湘南站高铁新城概念规划》,预留2.3平方公里开发用地。 备选普铁方案:同步推进既有京广铁路临湘站改造,争取开行岳阳-临湘市域列车(每日8对,票价5元/人次)。 2.跨省联动造势 - 与湖北通城县共建“常岳九铁路促进联盟”,两县共同承诺承担站点建设资金的15%(约5.4亿元)。 3.民众动员工程 - 发起“万人联署”活动,通过“湘鄂赣边界高铁需求调查”收集32万份有效问卷,论证跨省出行需求。
七、展望与建议 1.机会窗口:2024年适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是争取规划调增的最后机遇期。 2. 破局关键:需在2024年底前完成三项核心任务: - 取得生态环境部对黄盖湖段方案的批复 - 争取国铁集团将技术标准提升至200-250km/h动态调整 - 落实江西省对修水至九江段的资金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