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24-4-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4月15日,仙桃沔城回族镇南桥村,一汪浅水映晨光。田垄上,种植早藕的小拱棚整齐排列。荷叶在水面舒展,才露出尖尖角。
“再过一个月,早藕便可采挖上市。”张思栋蹲在田埂边,拨开薄膜,满脸期待。他是沔城琦玲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种藕的老把式。
张思栋介绍,这批早藕是“沔城藕”的头口菜,抢的是一个鲜字,吃的是一个嫩字。从正月起种,盖棚、灌水、施肥、保温,每道工序都严丝合缝,容不得半点马虎。“错峰销售,市场行情好。去年早藕刚上市那几天,一斤卖到16元,顾客抢着买。”张思栋说。沔城早藕个头饱满,藕节短粗,藕皮光亮,咬一口脆爽甘甜,可以当水果吃。
南桥村是沔城早藕的发源地。藕农们偶然发现,一些零散种在稻田里的藕早熟、好吃、卖得快,规模种植随之而来。如今,仙桃“沔城藕”种植面积超5万亩,早藕超3000亩。
“别看这两节早藕不起眼,一亩地可盖两个棚,最早一批可亩产900斤,一亩就能卖1.4万元。”村民邓丰云一边搬运有机肥一边算账。
为种出好藕,合作社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肥水管理。不光施农家肥,还将蚕豆、油菜桔梗翻耕作底肥,种出的早藕产量高、品质好、营养足。“沔城藕是武汉、荆州、十堰等周边市场的紧俏货,江浙、广东的客商每年来抢单。”张思栋说。
一支早藕,为何都抢着要?
“品种是根本。”张思栋说,沔城藕形似“鸭蛋头”,属于千年古藕种,经历岁月洗礼,曾一度濒危。如今凭借其粉糯的口感、高淀粉含量重新出圈。21%的淀粉含量,几乎是普通藕的两倍。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仙桃建立“供种、种植、施肥、管理、销售”五统一标准化机制,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订单+冷链+电商+直播”销售体系,凌晨采藕,上午直达武汉、荆州等地早市。
一支藕带火一条产业链。早藕、藕带、藕粉等产品相继上线,“荷花旅游节”“万人藕汤宴”“村厨大赛”等活动持续举办,“藕遇仙桃·鳝行天下”IP加速出圈,“沔城藕”正成为仙桃农业新地标、文旅新名片。
来源/仙桃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