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陈华兵介绍:
稳步推进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行动。对纳入整治的7大类15小类排污口进行达标整治和规范化整治。目前已完成358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完成率100%。
扎实推进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水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及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提升工业园区及化工企业水污染防治水平,切实保障我市水生态环境安全。
持续开展水质监测预警、溯源整治。每天对5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及20个水质自动监测微站的数据进行研判,及时分析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根据水质异常情况提出污染源排查溯源、通报预警等具体响应措施建议。先后开展了61次水质监测和现场调查,共布设监测点位168个,出具监测数据501个。
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市生态环境局工会主席罗璇介绍:
近两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稳步改善趋势。2024年,我市环境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31.2μg/m3,同比下降18.8%,全省排名第5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5%,同比提升4.7%,全省排名第5位;重污染天数为0天,同比减少6天。2024年我市大气环境质量首次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十四五”以来最优水平。健全机制强基础,构建联防联控新格局。制定了涵盖产业结构转型、能源清洁化、交通绿色化等10项行动、31项具体任务的实施方案。通过月调度、常态化巡查督办,累计印发问题转办函12份,整改涉气问题43个。针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排查城区餐饮店、烧烤店3800余家次,取缔露天烧烤行为120个;检查汽修喷涂企业96家,整改问题10处;排查扬尘隐患145项,下达整改通知书31份,立案查处1起。专项治理强重点,推动减排工程见实效。围绕“五个一批”减排工程,实施158个治理项目并全部完成,重点推进锅炉深度治理,完成22台4蒸吨以上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淘汰2蒸吨以下生物质锅炉17台。秸秆禁烧强管控,科技助力防反弹。运用智能监控,依托“蓝天卫士”平台开展日调度、周通报、月考核,压实属地责任,确保“零火点”目标。应急响应强行动,科学应对保蓝天。建立污染天气预警预报机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12次,实施人工增雨10次。推动武药公司等企业创建B级和绩效引领性企业,在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减轻企业重污染天气应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