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0

[关注仙桃] 晚7时40分许,仙桃汉江边发生的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7月13日晚

一名中年男子在汉江游泳时

突然腿脚抽筋

自救无效后紧急求助

被汉江水上义务救援队3名队员

合力救起


172541llhl4l0bbzhblo75.jpeg

汉江水面







“救命啊——救命啊——”当日19时40分左右,市游泳协会汉江水上义务救援队的队员们正在城区段江滩公园江边值守,忽然听到江上隐约传来呼救声。距离岸边约70米处的海事船前沿外侧江面上,一名男子正抱着救生圈上下沉浮、紧张呼救。


“快!”队员唐从刚迅速反应,第一个冲下坡岸跳入江中朝男子快速游去,正在堤坡来回巡查的队员陈俊见状,也立即跟上,扑通一声跳入江中。两人一前一后朝呼救男子奋力游去。不远处的队员燕来茂此时也发现了险情,赶紧跑到下游的码头台阶处,沉稳做好接应准备。


激流中,首先游到男子身边的唐从刚,叮嘱男子不要慌,随后陈俊游拢过来,两人一左一右从两侧抓紧男子臂膀,让男子仰面放松,并合力拖着男子朝泊船后面往下游。在岸边队员燕来茂的接力下,3人一起把男子成功拉到了岸上。整个过程历时约5分钟。


溺水男子事后介绍,他本想游泳纳凉,结果腿脚突然抽筋,起先他试着自救,哪知折腾了近20分钟还是不行。“多亏你们来得及时,不然我真快撑不住了……要是被吸到船底下去,那就真没命了。”


172541f7j7k5noif8gkgo6.jpeg

市游泳协会汉江水上义务救援队第七分队


市游泳协会汉江水上义务救援队成立于2014年,有380多名会员。10余年来,每到夏天,会员们便会排班守护,在城区汉江沿岸近5公里段面上义务值守,先后救起200多名溺水者。汉江水上义务救援队曾获得“2015年感动仙桃特别奖”,队员中260多人次获得市级见义勇为奖,1人获评湖北好人,1人获评中国好人。



新闻加点料



夏日炎炎,戏水消暑的身影络绎不绝

然而,溺水的风险正悄悄逼近......

夏季如何防溺水?

这份安全指南

大朋友小朋友们请收好!





防溺水,一定要做到这“六不”
172541rem8g8yhnimzyjje.jpeg
172557adddb6rrljkrr9kh.jpeg
172558zj6y1vj6092nyjl2.jpeg
172558rge7g3igjtbj2tjt.jpeg
172558av8qvqh8lf1vamch.jpe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警惕“三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吗?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

172559abg23c6gjg72xicu.gif

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

误区二:孩子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就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其实从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数孩子都会游泳,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状况:

水下的世界很危险,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这里面游泳,水草可能缠住你的脚、碎石可能划破你的脚、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脚……让你无法施展你的游泳技术,进而发生意外。

并且你的身体状况,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空腹等也会让你无法正常游泳,从而导致溺水。

误区三:手拉手就能救上来溺水者?

我们不时会在新闻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导致多人溺水的悲剧,每次听到这样的案例都很揪心!

我们都能理解,看到亲人或同伴突然溺水,在情感上、道义上,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这一拉往往是徒劳的,甚至还可能让自己溺水!

救人的方式有千万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多人落水!

不管当时情况多么危急,我们都要保持清醒认识:救援溺水者是很有技术难度的,没有受过水中专业训练的人员,很难救援成功,特别是对孩童来说。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






来源:综合仙桃日报、市游泳协会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