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8-10-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仙桃市教育局各位领导:
您好!我是一名即将面临孩子“幼升小”关键阶段的家长。获悉贵局于7月18日正式发布了《仙桃市2025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文件》,我们家长对此高度关注。在研读文件内容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心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担忧,特此向各位领导提出,恳请予以解答和指导。
疑问一:关于“购房未交房”的入学资格认定
政策规定,购房但尚未实际交房入住的家庭,其子女不能在购房所属辖区小学入学。这一点令我们感到十分不解和焦虑。许多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正是出于“让孩子享受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这一核心目的,才倾尽积蓄甚至背负贷款在城区购房。购房行为本身,正是我们对孩子未来教育投入巨大心血和经济成本的最直接证明,也体现了我们家庭扎根城区、长期发展的决心。
核心疑问在于:如果仅因房屋尚未完成交付(这往往是开发商建设进度等不可控因素所致),就完全否定我们的入学资格,那么这种限制是否合理?我们“为了孩子教育而进城购房”的根本意义何在?这似乎与政策鼓励家庭在城区稳定居住、就近入学的初衷存在矛盾。恳请教育局说明此项规定背后的具体考量依据,以及是否有替代方案(如凭购房合同、备案证明等作为过渡性依据)?
疑问二:关于“未实际入住”家庭的入学路径与后续安排
政策同时强调“实际入住”是划片入学的重要条件。这直接引发了我们的现实困境:
1. 当下困境:*如果因房屋未交付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我们今年无法在购房辖区“实际入住”,那么我的孩子今年究竟可以在哪里申请入学?是否有明确的、可行的替代接收方案(如指定统筹学校)?申请流程和要求是什么?
2. 未来担忧: 如果孩子今年因“未实际入住”被安排到非辖区学校(例如回原籍或统筹学校)就读,那么当我们后年实际入住后,孩子是否有明确且顺畅的转学途径回到其本应所属的辖区小学?转学政策、学位保障、办理流程和时间节点是怎样的?我们非常担心孩子会因此面临频繁转学、适应困难,甚至最终无法回到理想学校的情况。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头等大事,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充分理解教育局在制定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学区承载力、资源公平分配等复杂因素,进行必要的规范管理。然而,目前文件中关于“购房未交房”和“实际入住”的硬性要求,确实给像我们这样怀着美好初衷在城区购房、积极为孩子教育规划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困扰和不确定性。
因此,我恳切请求仙桃市教育局。
1. 对上述两个核心疑问给予清晰、具体、可操作的政策解释。
2. 充分考虑“购房未交房”家庭的实际情况和诉求,评估是否有更灵活、更具包容性的认定方式。
3. 明确说明“未实际入住”家庭子女的当年入学安置方案以及后续实际入住后的转学保障机制。
我们热切期盼贵局的回复,希望能消除我们的疑虑,让我们这些为孩子教育努力奔波的家长能安心、放心地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倾听家长心声,为保障每一个孩子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所付出的努力!
此致
敬礼!
一位焦虑的幼升小学生家长
2025年7月20日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