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驿站不同,翡冷翠小区工会驿站没有工作人员的身影,只有空调送出的徐徐凉风。墙上悬挂着四块牌子:“累了能休息、渴了能喝水、闲时能充电、饭凉能加热”。
驿站负责人何如坦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小区内,有时候社区居民来上厕所都小心翼翼,更别提环卫工人和外卖小哥了。每次邀请他们进来休息,他们总是答应着,但真正进来的却不多。”
为了打破这种隔阂,充分发挥工会驿站服务功能,翡冷翠小区将办公区移至二楼,并安排保安主动引导户外劳动者进门。同时,借助义诊等活动,广泛宣传,邀请户外工作者来驿站歇脚。
近年来,市总工会秉承“党政支持、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高效”理念,探索“企业+工会”“社区+工会”“商圈+工会”等多维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建立工会驿站。如今,这些驿站不仅是户外劳动者的“避风港”,更成为传递城市温情的“新地标”。
户外劳动者在哪里聚集,工会驿站就建到哪里,暖心服务就送到哪里。目前,市总工会已建立工会驿站44个,并全部实地采集完成职工之家 APP定位,为全市1545名外卖员、930名快递员、4231名货车司机、386名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搭建暖心服务阵地。同时,制定《全市工会干部包保联系工会驿站促进驿站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推行干部包保联系制度,每月下沉驿站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已经申报了5个24小时智能化驿站试点。”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紧扣新就业群体需求,创新运营模式、拓展服务功能,让更多劳动者“了解工会、向往工会、走进工会”,真正将驿站打造成职工的“温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