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菜市场,烟火气正浓。仙桃市公安局通海口派出所民辅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与摊主们亲切地打着招呼:“老张,今天这鱼挺新鲜啊,价格还平稳吧。”不远处,几个大爷大妈正围着一个“刮奖摊”跃跃欲试,民警快步上前,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猫腻:“你这不是免费抽奖吗,怎么中了奖还要花钱买?大家都看看中大奖的这几个人面生不?”三言两语间,一场骗局被当场识破,现场群众纷纷拍手称赞。这看似平常的一幕,正是通海口派出所日常治安巡查工作的生动缩影。
治安巡查,作为派出所的基础工作,也是落实“派出所主防”理念、夯实基层治理、压降发案的关键环节。治安巡查不难,难的是在繁杂事务中持之以恒,并在巡查中敏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问题、切实压降发案。
通海口镇地处仙桃市西南部三市交界,是典型的口子镇。辖区约5.9万人,5平方公里的集镇区域却聚集了近3万常住人口,街巷密集、人口众多,治安环境复杂特殊。
面对挑战,通海口派出所立足“主防”,遵循“警力随着警情走”原则,落实“人防 + 技防 + 物防”巡防机制,通过“交错时空布警”,开展精准防控。清晨,民警走进人流量密集的菜市场开展常态化巡逻,压降发案;白天,警力向校园、公共场所等重点单位倾斜,守护一方平安;夜间,烧烤街、小区楼道等易发案区域得到重点“照顾”,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在此基础上,派出所整合村居干部、小区保安、学校教师等群防群治力量,扩大防控网络,形成专群结合、全民参与的综合防控格局。巡防工作,“见”警率是重点,“管”事率才是关键。通过巡逻发现隐患、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压降发案、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目标。
今年以来,民警不仅在菜市场巡逻中,成功揭穿“免费刮奖”骗局,将诈骗团伙“一锅端”;还在凌晨时段巡逻时,通过现场盘查可疑人员破获系列拉车门盗窃案件,为群众追回被盗财物。得益于常态化、差异化的日常巡查,2025年上半年,辖区警情量同比下降38.7%,发案率同比下降42.5%。
“基础先行,防护前置。”通海口派出所扎实推进物防设施建设,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风险,精准施策,夯实基层基础。
针对交通事故易发路段,与交管大队民警深入分析研判事故成因,科学设置警示标志26处,安装爆闪灯15个,增设减速带13处,有效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同时,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结合辖区季节治安特点,动态调整物防重点。夏季来临前,提前在危险水域设置防溺水警示牌32块,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等救援设施16套,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农忙时,则对外来机械作业面临的停车安全、收割矛盾等方面开展重点排查,做到“因时施策、精准防控”。
该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将持续做好辖区出租房屋的日常管理、秋季学期护校安园、福利院的安全工作,以及烟花爆竹生产销售点的治安检查。
“推动科技手段深度融入防控体系,实现科技赋能与人力减负。”通海口派出所负责人表示,充分发挥年轻民警懂技术、爱钻研等特点,以新科技手段的运用服务公安实战。
全面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动员沿街商户、企事业单位安装监控设备并接入派出所综合平台,构建“云端警务室”。该平台具备实时巡查、一键报警、快速响应等功能,值班民警通过大屏即可实时调度全域动态,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镇”,指挥调度更加扁平化、可视化。
无人机在通海口派出所的巡防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年轻民警将无人机运用作为“日常巡逻工具”。在禁种铲毒、反扒防盗、防溺水巡查等工作中,无人机运用成为民警延伸的“翅膀”和“天眼”,有效填补了人力盲区,提升了防控效率。今年以来,民警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毒品原植物案件1起,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4处,劝阻下水群众30余次,彰显科技赋能成效。
前不久,辖区一名七旬老人走失,家属紧急求助。民警立即视频追踪,精准溯源老人大致方位后,利用无人机高空巡查。最终,在一水沟内发现落水老人,将其安全找回。
“智慧警务+群防群治”,真正实现了“1 + 1>2”的实战效果。该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优化“人防 + 物防 + 技防”三防融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警力始终跟着警情走,逐步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防控的深刻转变,为护航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平安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