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环子 于 2014-5-13 21:39 编辑
晚霞下的航标灯 ——《岁月留痕》读后感 文/金环子 拜读完费老的《岁月留痕》已有半月了。先是一口气看完,后是带到办公室慢慢细品。一直被书中的文字撞击着心海,封面上老人慈祥和蔼可亲的笑貌,把我带到了他那富有革命激情和历经风霜的人生旅程。内心深处有一种急切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拿到费老《岁月留痕》回忆录清样,是在费保平同学的六十岁生日餐宴上。保平老爸兴致勃勃参加了我们这些小字辈的同学聚会。他老人家虽85岁高龄,却精神矍铄。席间单独送我一本他晚年用心血撰写的回忆录。接过《岁月留痕》的一霎,我分明看到老人家眼神中流露着对我的特别厚爱和他完成了人生总结,留下精神财富的欣慰。 今年春节后,费保平同学从北京回仙桃专门照顾她爸爸,同学们时常到她家小聚。每次进门,总看到她老爸手里拿一支笔在厚厚的笔记本上写些什么,又不时放下笔,静静的思考着。走近看他的笔记上一行行整齐的字迹,密密麻麻记载着他的所思。真不敢相信耄耋之年的他,写字一点也不颤抖,思维仍然清晰、敏捷。在进入电脑普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靠一支笔完成人生的总结,写出十多万字的回忆录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我们这些下辈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折服和感动。 家庭熏染,少年立志。沔阳彭场费氏家族虽算不上大姓,却是明朝隆庆年间从江西迁徙湖北大文豪费散人的后裔。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帝侵华,国破民穷。费家也和千万家庭一样,在水深火热中度日。祖上书香遗风,传承了良好的家道——崇德尚文。虽家境困难,还是重视对子孙的文化教育。费老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自然也把自己的几个子女调教成才。费老从小聪慧,耳闻目染祖辈的德行家训,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校勤耕苦读,知识积累日丰,学习成绩优异,考试屡获佳绩。在家庭经济不济的条件下几经周折念完初中毕业。其间迫于家庭生计,从小就帮助父母种菜,上街卖烟补贴家用。又偏遇日军横行,光天化日抢空他摆摊的香烟,愤懑苦水难言,幼小心灵烙下对东洋鬼子的民族仇恨。更激励他发奋学习,立鸿浩之志。及长,他外出武汉、南京等地求学,然时运不济,勉强完成高中和大学预科。 投身革命,报效党国。青少年时期的他,在郁闷与向往中挣扎,在黑暗与荆棘中求索。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江南也酝酿成立革命政权。沔阳彭场是共产党最活跃的地点。热血青年费克恭回到家乡就见到了曙光——他积极投身当地共产党组织的共青团活动,成为培养对象和后备干部。被秘密选送到襄南公学这一被称为江汉平原共产党红色摇篮和培养后辈人才的革命学校。在襄南公学里,这些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有为青年,接受共产党革命理论的系统教育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如饥似渴地学习干部管理知识。襄南公学几经搬迁,条件艰苦,但培养了他们的革命意志,牢固树立了为共产党事业献身的精神目标。这为他以后投身党的各项事业,战斗在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都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养,党组织无论把他派到哪都是靠得住独挡一面的人才。江汉平原刚解放,急需干部到第一线,他从襄南公学财务培训速成分配到石首县财粮科。从此开启了报效党国的人生征程。 历经风霜,一生勤勉。那是在1980年,我抽调到县委组织部清整干部档案。在地委管理的正区(局)级干部档案中——费克恭印入了我的眼帘。不仅因为他是我同学的老爸,更因为他档案的厚度有近十厘米,而且是沔阳县少有的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襄南公学培养出来的共产党精英。档案里清晰地记载费老从出生到参加革命工作每一时期的履历、个人自传、鉴定、政审材料和结论、奖励、任免、晋级以及大量历次政治运动个人思想小结、检查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青少年时期起就把自己交给了共产党。每一次运动他都经受了考验,每一次工作调动他都无怨无悔。组织上对他调动频繁,干部任免呈报表厚厚的一叠。担任过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县工交办副主任、区长、局长、指挥长、秘书、办事员、记者站长、经理、厂长、工作组长……而他从不计较职位高低,待遇厚薄。建国前后,他为新政权的建立巩固,冒着生命危险打土豪分田地,镇反。掌管粮棉油、煤、木材、钢材、黄金等重要物质不差分毫。大办钢铁的五十年代,他战斗在最艰苦的荆襄矿;七十年代他去三线建设的鄂西山区一干就是几年,连春节也不会回老家过。在农村基层驻队、社教、搞中心,总是求真务实,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紧紧依靠群众,创造性地完成好任务。他几十年如一日对党交给的工作忠心耿耿。直到他在交通部门港航监督站站长兼党总支书记岗位上光荣离休。 伉俪情深,热爱生活。回忆录用一定篇幅介绍了他的家庭。费老夫妻恩爱,妻子鲁正履不仅是他生活的伴侣,更是他事业的后勤,家庭的好帮手。两人相濡以沫,伉俪情深。妻子伴他走完了六十二个春秋。育有三女一子,如今儿孙满堂,家庭幸福。唯老伴离世后一直难以割舍、释怀。他在书中写到:“我是个情感粗线条的人,虽然接受过新式教育,却不习惯把情爱放在嘴上。我这一生从来未对她说过‘我爱你’三个字,可是我的心里刻满了对她的爱。她与我携手的这一生,每个时期的模样都印在我的心中,有少女时代的清纯,有初为人妇的娇羞,有为人母的温柔亲和,也有为人儿媳的贤惠,还有和我生气时的别扭模样……我多想能够回过头去与她重走那些路,再多看看她,再多关心她。无奈时光如流水,焉能逆流倒转?”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呼唤,一个情感丰富汉子的内心道白!书中精彩地回顾了费老青年时的婚姻恋爱经过。虽是父母包办,媒妁之言,儿时的八字姻缘,两小无猜。及至青年,郎才女貌,一个是阳光青年,一个是良家淑女。在新中国建立初期革命队伍中令人羡慕的一对。在他的帮助下,妻子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迅速提高,夫唱妇和,家庭幸福。妻子鲁正履从事财务近四十年,不仅是事业的女强人,操持家务也是好手。2013年老伴因病全力救治无效离世。儿女们在回忆录中各自留下感人至深的追悼文章,让我们从中领略到这个家庭在费老的指引下走向了一个崇高的境地。 费老热爱生活,更爱好文学,犹喜诗词、写作。常常忙里偷闲笔耕不辍。留有早期一些反映那个火热年代战斗生活的诗作。辑录于书中。“晨吸棉林气,午闻稻谷香。渴饮排湖水,暮浴大汉江”这是在农村基层驻队的写实。如今读来,一个热血青年的革命情怀洋溢在诗里行间。“三人通行鄂豫皖,午时飞驰大别山。忆昔黄麻烽火年,法治中华诉讼繁。”这是在他退居二线后仍为我国基层法治建设奔波忙碌。费老的离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晚年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留下抒怀诗作。“南国风光多秀丽,兰花怒放棕成林。青松翠柏我神怡,红花吐穗四时开。”广州花城春节前后花如海,人如潮。他瞻仰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孙中山先生亲题“浩气长存”令他肃然起敬。到江浙沪游旅,陶醉于吴越历史名城的古典园林建筑和秀丽风景,信手磨墨留诗:“两度访姑苏,影留拙政园。仲俺故乡土,美誉冠九州。”在美丽的西子湖,他泛舟于银波万顷,赏尽楼台轩榭的旖旎风光。上海滩、海天佛国普陀山、重庆红岩纪念馆、延安枣园、洛阳龙门、陕西黄帝陵、深圳、广西漓江、黄鹤楼、襄阳隆中…..都留下他的脚印和诗篇。 一个革命青年用他的光辉人生写下值得骄傲的诗篇,走进耄耋之年仍然用他的诗续写人生的晚霞美景。他在港航事业中用灯塔照耀江中前行的航船,如今他留下岁月的光芒指引后辈子孙前行,继续他的革命事业和家族的辉煌! 最后以绝句一首结尾:(新韵九文) 风雨兼程半百春,流光岁月见精神。 诗文励志人生颂,妙笔情怀晚耀金。 2014-05-13于仙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