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时要了解,有些虚词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在句首有连接上下文的作用,句尾的表语气,古文讲究韵律美,虚词实词相间,有种轻重缓急,所以古文多读才能体会意境。这里的“且夫”就是承接上文,更进一步来说明大鹏展翅。
芥,指小草。胶,是搁浅而粘着。培,指凭借。时则,就是有时候。庄子讲究用词的精准。蜩与学鸠是决起而飞,决起,是一下子就飞,很迅速的。而大鹏是怒而飞,很努力地飞。蜩与学鸠的笑,是嘲笑,那它们为什么会嘲笑鲲鹏呢?就像当今社会有些随波逐流的人嘲笑那些刻苦用工坚守理想坚持真善美的人一样,那么辛苦干嘛呢,考上大学了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不一定就生活得好,我们不读书不也嫌了不少钱?我们天天打麻将不知有几快活。我们坐在家里看下电视蛮舒服,何苦劳命伤财跑去国外看风俗民情呢?
这是缺乏自知之明,对自我认识和他者认识不足。
怎样提升自己呢?学会积累;对自我的认识;还有对天道的认识和敬畏。
那是不是说鲲鹏比蜩与学鸠高级呢?不是这样的。对于天道,众生平等。蜩与学鸠的两米局限和鲲鹏的九万里是相等的,都要突破自己。蜩与学鸠必须超越两米才得自由,而鲲鹏必须翱翔九万里。这得用心看,用眼睛是看不到的。鲲为什么要化成鹏呢?因为鹏的自由度比鲲高。所谓自由,就是突破自我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每个人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同,每个人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就不同。
继续第四段: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翻译为:小聪明是无法理解大智慧的,寿命短的无法了解寿命长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朝生暮死的虫子,不知道一月的时光,夏生秋死的蝉,不知一年的时光,这些都是短命造成的。楚国的南部有一只灵龟叫冥灵,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天,五百年为一个秋天;上古有一种椿树,以八千年为一春天,八千年为一秋天,这是因为寿命长才会这样。而彭祖至今还以长寿而闻名于世,众人还都想和他比,这不是很可悲吗?
朝菌,是朝生暮死的虫子。蟪蛄,是寒蝉,有的春生夏死,有的夏生秋死,寿命都只有几个月。
人比较人生价值观,出现局限,比较容易生是非。都是对自身缺乏认识,对世间缺乏认识。
那是不是说活一千年的灵龟就比几个月的寒蝉更有价值呢?不是的。每个人都在完成自己的生命价值,是完成的自我。天道是客观存在的。造物者赋予每个生物不同的生命长度,要顺应天道。寒蝉的几个月与一千岁的灵龟是相等的。寒蝉短暂的几个月,也是一生,也是有意义的。用一句俗语表示,就是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把握生命的宽度。
第五段用一段对话重复鲲鹏展翅九万里和小鸟跳跃蓬蒿之间的乐趣,强调境界有大小。
读第六段: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段话翻译为: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之职,品行符合一乡人心,德性投合一君的心意,而能博得一国人民信任的人,这类人自鸣得意,也和小鸟一样。宋荣子就嘲笑这种人。他能做到:全社会赞誉他,他不感到得意,全社会非难他,他也不沮丧。他所以能这样,是因为他认识内我和外我的区别,分清光荣与耻辱的界限。因此,他从来不去追求世俗的声誉。虽然这样,他的道德修养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若仙,15天后返回。他对于幸福,也没有极力追求。他这样乘风而行,虽然可以免于步行的劳苦,但还是凭借了风的力量。如果顺应自然规律,把握阴阳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他还需依赖什么呢?所以说,得道的人能忘却自我,神人能不求有功,圣人能不求有名。
看庄子用词很讲究,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四个动词不重复,很精准。这四种人都很有能力,就是当今有头有脸的人,牛逼的人。而宋荣子还笑他们,这不同于小鸟嘲笑鲲鹏,两回事。这些人不知道自身的限度,把外在的道德评判、价值评判,当成了内在的东西,他们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而宋荣子为自己而活。宋荣子不受外在的影响,知道自己是谁,需要什么。那他是不是逍遥自由了呢?也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因为宋荣子过于执着自我。
列子象神仙一样御风而行,他达到庄子提到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了吗?也没有。因为他有所待,必须凭借风。要做到无所待,就是后面说的无何有,关键是无己。无己,没有自己,自我的升发,不是消灭自我,是忘了自己,超越自己,能包容世间的一切。人一旦自我膨胀,就会藐视他人和世界。做到了无己,自然也会做到无功和无名。
后面几则寓言故事就不具体讲了,都是围绕这个话题来阐述。时间有限,梁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我们讨论。
有人说,庄子是消极的,是避世的。那就错了。庄子是入世的,而且是高于孔子的入世。读完全本就会认识到。庄子虽然东一下,西一下,散漫得很,其实文章都是连贯的,不能片面的理解。说庄子反孔子的,也是误解。
古文难读,有没什么好的方法吗?身为名校高校的语文老师梁老师,教我们要多读,是朗读和揣摩相结合的读,要习惯自己翻译,他自己消除字词的障碍就读了四五遍。看他只拿一篇原文来侃侃而谈,敬佩得五体投地,我们哪看得到别人的台下功呢。老师还说,多和人交流,很多人一起读,每个人的视角和着眼点不同,这样你的理解才会更深更透彻,更全面。
四年前就买了这本《庄子》,曾几次捧起书,暗地时下定决心要把它读熟,因为早就知道它的魅力,它所传达的人生境界和对生命的拷问,还有它丰富的文学手法,都欲读而不能,欲舍又不甘。有梁老师的讲解,才发觉它的趣味性。老老实实地记下来,不能完全表达梁老师的思想精粹,肯定有所偏颇,那是我的理解力不够。一个人只有先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谈逍遥自在随心所欲,否则就如蜩与学鸠一般无知可笑。做人如此,做学问也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