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9-9-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千里驰援湖北,奋战抗疫一线 在重症病房里 他们离危险最近 却义无反顾冲在最前 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下面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 战斗在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重症监护病房 的晋城医生 吴红卫 通过他的日记走近抗疫最前线
今天是我到达湖北的第11天,也是投入工作的第8天。先向大家介绍下我工作的地点,我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重症监护病区,负责仙桃市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整个病区常规设置22张床位,目前收治了25名重症患者,且90%以上患者需要呼吸支持。
吴红卫与患者沟通交流 由于大多数患者是老年病患,病情重、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求生欲望低就成为我们病区的主要特点。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刚进到病区的时候,我还是被这种凝重的气氛压抑得想要趴下。
吴红卫负责的首名患者呼吸机资料 由于重症医护紧缺,我们一旦进入病区都要最少待6个小时。病区里飞沫接触多、感染风险很大,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调节无创呼吸机等平时很简单的操作都需要特别的小心,反复调试隔离面罩、调整护目镜、检查防护服才能操作。由于防护服内外温差和呼吸困难必须大口呼气的原因,时间一长,整个护目镜就雾得啥也看不清了,只能凭着经验摸着干。在进入病区的前几天,我整个人都是崩溃的。有一名老年女性患者一直嚷嚷地要见孩子,说她已经一个多月没见过孩子了,我和组长说要不拿公用手机视频连线一下她孩子吧,要不然她完全不配合治疗,这也算是一种心理安抚。组长却一脸失落地告诉我,不是他们没想过这个法子,可是她的孩子已经离开人世了,这个办法实在是用不上了。当时我愣在原地,脑子瞬间一片空白……我们病区像这样的患者不止一例,而且他们大多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就被感染的,长期停留在ICU,整个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崩溃状态。
下医嘱 经过几天的心理调整,我渐渐适应了病区的工作环境,也深刻理解了自己一定要向患者传递乐观积极的情绪,才能助力患者早日康复。除了“盲操”越来越熟练,我还利用休息时间复习了一下心理治疗知识,在调整自己心理状态的同时,也能为患者做一些简单的心理治疗,为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树立康复的信念。 多年的急诊生涯,让我对生命充满了敬意,当我来到湖北、来到仙桃、来到重症监护病房,看到一个个需要拯救的生命,这种感觉就愈发得强烈——愿以己所学,为他人解除痛苦。我是一名急诊科的医生,我在仙桃,我在重症,我不胜不归!86400秒,24小时,12个时辰一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记录下晋城“白衣战士”战“疫”的勇气和担当向你们致敬!
备注:日记时间发表为3月1日 转载自:晋城市人民医院 / 太行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