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9-8-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仙桃”一名,最早见于典籍,是在《明神宗实录》第344卷中:“陈奉入楚,始而武昌一变,继之汉口,继之黄州,继之襄阳之光化县,又青山镇阳逻镇,又武昌县仙桃镇,又宝庆,又德安,又湘潭,又已河镇,变经十起,几成大乱。”
这是万历皇帝28年,也就是公元1600年的事情。说的是万历皇帝派太监陈奉作为矿监税使到湖北横征暴敛,激起民变的事情。
“仙桃”的得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从地形上来的。
汉水的支流锦瑞河在老矶头绕龙华山南流后折向东,形成所谓“凤颈分流”的三角洲地势,当时的老百姓把这个地方叫“尖刀嘴”。后来,来往的船民认为这个名字不吉利,所以,根据这个地形像桃子,改称“仙桃”。
明嘉靖年间,官府开始在仙桃驻军,统领船运,防止水匪,渐渐的形成了集镇。但是,那个时候的镇治设在汉水的北岸,也就是今天天门市的仙北村。直到民国年间,慢慢的汉水南岸的商业发展超过了北岸,镇治才转移到今天的仙桃。
今天的仙桃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沔阳人”。对于海外的仙桃人来说,更是如此,在籍贯一栏,填写的必然是“沔阳”。
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有两个“沔阳”的。甚至,有近50年,两个“沔阳”是同时存在的。
除了湖北沔阳之外的另一个就是“陕西沔阳”。
陕西的沔阳诞生比湖北的沔阳早近700年。
公元前198年,也就是汉高祖九年,一直到隋朝开皇元年的公元581年,今天位于陕西汉中的勉县,都叫沔阳。后来,也改过沔州、沔县等名字。1964年9月10日,经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勉县。
湖北的沔阳,最早见于文献的是梁天监二年,也就是公元503年。但是,两年后的北魏正始二年,就改称了汉阳县。
当然,那个时候的沔阳县并不等同于今天的仙桃市。
梁朝的沔阳县很小,只是今天仙桃市的一小部分。后来唐宋到民国的沔阳就曾今很大。最大的时候大概有三个郡,四个县:
州城郡的州陵县。
营阳郡的惠怀县。
沔阳郡的云杜县,沔阳县。
州陵县大致是今天的洪湖新滩。
惠怀县在今天的潜江、仙桃交界的地方。
云杜县和沔阳县大致是今天仙桃的范关、排湖一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