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11-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发表于 2023-2-3 17: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就城镇就业人口这块来说,从社保、个税、企业信息公开等主流渠道抓取数据,可以得到较为真实的统计结果。误差区间不会非常大。通过与宏观数据变动的滚动对比,辅以金融系统提供的储蓄率等等,数据是可以利用的。
财政供养人员那部分统计相对就更精确了。农业这块统计窍门大,暂时不讨论。
但是归根结底,可支配收入必须发生实质性的“支出”,也就是消费,才能对社会最终产品与服务进行确认。故而,总体消费意愿不发生大的波动,倔强说的那个模式才有效。(同时考虑基尼系数相对稳定)
储蓄增长率明显高于可以支配收入增长率,就说明出现了问题。譬如口罩后影响。
所以一直有主流声音在引导所谓“报复性消费”······
不能说太细了。 |
|